奥希替尼/AZD9291介绍
医起记录网从特点、作用机制、药物动力学等方面介绍奥希替尼/AZD9291

通常,抗肿瘤药物从开始临床试验,到FDA批准上市平均耗时约10年。而为了满足耐药NSCLC患者的临床用药需求,TAGRISSO?(osimertinib),在2015年11月13日获得FDA加速批准,用于治疗EGFR-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进展的EGFRT790M突变阳性的转移性NSCLC患者。从临床试验到上市许可,奥希替尼仅用两年半的时间,是阿斯利康史上研发速度最快的新药项目。
在中国,泰瑞沙(甲磺酸奥希替尼片)被CFDA列入优先审评名单,并进入快速审批通道,2017年3月获得上市批准,用于既往经EGFR-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,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性肺癌(NSCLC)成人患者的治疗。从受理到获得上市申请批准,奥希替尼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,速度之快甚至超出了阿斯利康自身的预期。
奥希替尼也已在欧盟、日本、加拿大、瑞典、以色列、墨西哥、澳大利亚、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上市,适应症与我国批准适应症相同。
奥希替尼的诞生是肺癌药物治疗史上的里程碑,为晚期NSCLC患者带来希望。
接下来,医起记录网(一起记录网)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款药物的信息(仅供参考)。
【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】
强效CYP3A4诱导剂可导致本品的暴露量下降。本品可能增加BCRP底物的暴露量。
1、可增加奥希替尼血浆浓度的活性物质
体外研究证实,本品主要通过CYP3A4和CYP3A5进行I期代谢。在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,与200mg每日两次伊曲康唑(一种强效CYP3A4抑制剂)合并给药不会对本品的暴露量产生临床显著性影响(曲线下面积(AUC)增加24%,Cmax下降了20%)。因此,CYP3A4抑制剂不太可能对本品的暴露量产生影响。目前尚未确定其它对本品有催化作用的酶类。
2、可降低奥希替尼血浆浓度的活性物质
在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,合并服用利福平(600mg每日1次,共21天)会使本品的稳态AUC下降78%。同样,代谢产物AZ5104的暴露量也有所下降,其AUC和Cmax分别下降了82%和78%。建议应避免同时使用本品和CYP3A4的强诱导剂(如苯妥英、利福平和卡马西平)。
CYP3A4的中度诱导剂(如波生坦、依法韦仑、依曲韦林和莫达非尼)也可降低本品的暴露量,因此应该慎用,如有可能也应避免使用。当奥希替尼与CYP3A的强诱导剂合并用药难以避免时,需要增加奥希替尼的剂量至每日160mg。停止服用CYP3A4的强诱导剂后三周,奥希替尼的剂量可恢复至每日80mg。本品禁止与圣约翰草合并使用 (见[禁忌])。
3、抑酸药物对奥希替尼的影响
在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,合并给予奥美拉唑并不会对本品的暴露量产生临床相关性影响。本品可与改变胃内pH值的药物合并使用,无需任何限制。
服用奥希替尼后血浆浓度可能会被改变的其它活性物质
根据体外研究的结果,本品是BCRP转运蛋白的一种竞争性抑制剂。
在临床PK研究中,本品与瑞舒伐他汀(一种敏感的BCRP底物)合并使用后,后者的AUC和Cmax分别增加了35%和72%。服用本品时,如果患者合并服用了依赖BCRP进行分布且治疗指数较窄的药物,则应对其进行严密监测,以便及时发现因合并用药的暴露量增加而出现耐受性方面的变化。(见[药代动力学])。
在临床PK研究中,本品与辛伐他汀(一种敏感的CYP3A4底物)合并使用后,后者的AUC和Cmax分别增加了9%和23%。该变化很小,因此不太可能具有临床意义。本品不太可能与CYP3A4的底物发生PK方面的相互作用。除CYP3A4外,我们未对受孕烷X受体(PXR)调控的其它酶的相互作用进行过研究。合并服用本品后,不能排除激素类避孕药暴露量下降的风险。
【药物过量】
I/II期临床研究期间,有少部分患者每日服用奥希替尼的剂量曾达到240mg,但并未出现剂量限制毒性。在这些研究中,接受每日160mg和240mg的剂量本品的患者其典型的EGFR导致的AE(主要为腹泻和皮疹)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较80mg剂量组出现了增加。但是在人体意外过量服药方面的经验还较为有限。其中的所有病例均为孤立的偶发事件,患者错误地加服了1次药物,并未出现临床后果。
本品过量后,尚没有特殊的治疗。如果怀疑药物过量,则应暂停用药,并进行对症治疗。
最后,医起记录网(一起记录网)提醒:患者必须要做到合理科学用药,在专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用药,根据个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。
免责声明:17jilu.com (一起记录网/医起记录网)所有原创、转载、引用等信息,仅作读者参考,不以盈利为目的。有关信息使用,需咨询有资质的专业机构,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专业人员许可下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