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2025年3月15日,伊马替尼(Imatinib)、达沙替尼(Dasatinib)和尼洛替尼(Nilotinib)是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(CML)的主要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,广泛应用于全球医疗实践。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药物的性能、使用(剂量)、注意事项、适用患者,并比较它们的差异、使用顺序以及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。
伊马替尼(Imatinib)
- 性能:伊马替尼是第一代TKI,由瑞士诺华公司开发,商品名“格列卫”(Gleevec/Glivec)。它通过特异性抑制BCR-ABL激酶(尤其是费城染色体阳性CML的驱动因子)发挥作用,显著改善了CML患者的预后。

- 使用(剂量):
- 成人初治CML慢性期(CP):400 mg/天,口服,可随餐服用并饮水。
- 干扰素治疗失败的CML慢性期:初始剂量400 mg/天,若无严重不良反应且病情进展,可增至600 mg/天。
- 剂量调整:如出现血小板减少(<50×10⁹/L)或中性粒细胞减少(<1.0×10⁹/L),需停药,恢复后从400 mg/天或300 mg/天继续。
- 儿童(3岁以上):剂量按体重调整,通常为340 mg/m²/天。
- 注意点:
- 与CYP3A4抑制剂(如酮康唑)合用可能增加药物暴露,需避免。
-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水肿、恶心、肌肉痉挛和轻度骨髓抑制。
- 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发育迟缓,需监测生长情况。
- 适用患者:
- 初诊费城染色体阳性(Ph+)CML患者,尤其是慢性期患者。
- 对其他治疗(如干扰素)失败的CML患者。
- 儿童患者(3岁以上)及部分成人胃肠道间质瘤(GIST)患者。
达沙替尼(Dasatinib)
- 性能:达沙替尼是第二代TKI,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开发,商品名“施达赛”(Sprycel)。它不仅抑制BCR-ABL,还针对SRC家族激酶等多种靶点,对伊马替尼耐药的突变(如T315I以外的多数突变)有效。
- 使用(剂量):
- 成人慢性期CML:100 mg/天,口服,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。
- 加速期(AP)或急变期(BP):100 mg/天或140 mg/天,根据耐受性调整。
- 儿童慢性期CML:按体重调整,常见剂量70-100 mg/天。
- 剂量调整:若出现胸腔积液或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,可减至70 mg/天或20 mg/天。

- 注意点:
-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(约31%)、白细胞减少(约19%)、水肿(约32%)和胸腔积液(约5%)。
- 避免与CYP3A4强抑制剂(如伊曲康唑)合用,可能增加毒性。
- 孕妇禁用,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,治疗期间需避孕。
- 适用患者:
- 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Ph+ CML患者(包括慢性期、加速期和急变期)。
- Ph+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ALL)患者。
- 儿童慢性期CML患者(已获批用于2岁以上儿童)。
尼洛替尼(Nilotinib)
- 性能:尼洛替尼同样为第二代TKI,由诺华公司开发,商品名“达希纳”。它对BCR-ABL的抑制作用比伊马替尼更强,特别适用于部分伊马替尼耐药突变(如F317L),但对T315I突变无效。

- 使用(剂量):
- 成人初治慢性期CML:300 mg,每12小时一次(共600 mg/天),空腹服用。
- 成人伊马替尼耐药/不耐受:400 mg,每12小时一次(共800 mg/天),空腹服用。
- 儿童慢性期CML:按体重调整,常见剂量230-400 mg/天,分两次服用。
- 剂量调整:根据不良反应(如肝功能异常)可减量。
- 注意点:
-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、肝酶升高和轻度骨髓抑制。
- 可能引发QT间期延长和心血管事件,需监测心电图。
- 避免与CYP3A4诱导剂(如利托那韦)合用,影响药效。
- 适用患者:
- 初诊Ph+ CML慢性期患者。
- 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期或加速期CML患者。
- 2岁以上儿童CML患者。
三种药物的比较与差异
- 疗效差异:
- 伊马替尼作为第一代TKI,疗效稳定,适合初诊患者,但对部分突变(如T315I)耐药。
- 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作为第二代TKI,起效更快,分子学反应率(MMR)更高,尤其在Sokal高危患者中表现优异。研究显示,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的CCyR和MMR率在12个月时高于伊马替尼,但无进展生存(PFS)和总生存(OS)差异不显著。
- 耐药性与突变:
- 达沙替尼对更多BCR-ABL突变有效(除T315I外),而尼洛替尼对某些突变(如F317L)敏感度更高。
- 伊马替尼耐药后,需检测BCR-ABL突变指导二代TKI选择。
- 不良反应:
- 伊马替尼副作用较温和,主要为水肿和肌肉痉挛。
- 达沙替尼易引发胸腔积液和出血,尼洛替尼则可能导致QT延长和肝毒性。
- 使用顺序:
- 通常推荐伊马替尼作为一线治疗,因其成本较低且疗效可靠。
- 若耐药或不耐受,依据BCR-ABL突变检测,可选择尼洛替尼或达沙替尼作为二线治疗,顺序无严格规定,但尼洛替尼常优先于达沙替尼,因其在中国作为二线的使用更普遍。
- 作为三线治疗,达沙替尼仍有效,尤其在尼洛替尼失败后。
其他考虑点
- 经济因素:伊马替尼,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原研药成本较高,但幸运的是都有仿制药,伊马替尼国内就有生产仿制药,其他两个有印度大制药厂生产的仿制药,可以说质量可期待,价格更实惠。
- 个体化治疗:基因检测(如Sanger测序)可指导TKI选择,避免无效治疗。
- 生活方式:伊马替尼需随餐服用,尼洛替尼需空腹,达沙替尼灵活性较高,但均建议避免高脂饮食影响吸收。
- 长期管理: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继发性恶性肿瘤或心血管风险,需定期随访。
总结
伊马替尼、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各有优势,伊马替尼适合初诊,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则在耐药或加速期发挥更大作用。使用顺序应基于耐药机制、经济条件和患者耐受性,结合专业医生建议进行个体化治疗。患者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,并与医生定期评估疗效,以优化治疗方案。
免责声明:17jilu.com (一起记录网/医起记录网)所有原创、转载、引用等信息,仅作读者参考,不以盈利为目的。有关信息使用,需咨询有资质的专业机构,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专业人员许可下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