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看,猝死前发出的那些信号
医起记录网(一起记录网)告诉你,心跳加快、焦虑失眠神经衰弱、身体水肿、长期过度出汗、转移性肩颈疼痛都是猝死前的预告,如何防备,快快点开下文
死,不忍直面,但又不得不谈。正视这个话题,才能让大家有所防备。本文讲一下猝死,原因是现在社会中,有关猝死越来越多,有996的职场精英,也有007的工厂骨干,甚至还有运动健将。特别是运动人士,很多人有认识误区,认为他们不是应该很健康吗?成天运动,身体很棒才对啊。医起记录网(一起记录网)带你看另一面。
之前沸沸扬扬的马拉松猝死事件,大家应该都略有耳闻,其实马拉松猝死事件可以说是不少。近年来,有关猝死的新闻几乎每天都在更新和增加。据统计,中国每年的猝死人数达55万人,意味着每天有1000多人猝死。
据统计,在猝死的所有原因中,心脏疾病占80% ~ 90%,特别是冠心病和各种未知心律失常。
那么猝死有什么征兆呢?
首先,如果运动时出现头晕、心慌、胸闷、胸痛、全身无力等症状,这时身体已经不能很好地支撑这么高强度的运动,这时必须停止!
- 医起记录网(一起记录网)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心脏发出的五个信号。
一、心跳加快
在1到10分钟之间,以及身体活动、感情或暴饮暴食后,如果发现心跳经常加快,就要提高警惕。
二、身体水肿
心力衰竭会引起全身水肿。其中下肢水肿明显的症状是身体部位,用力按压会出现坑。
肺水肿的症状通常是呼吸困难、急、胸民伴随,大部分伴有咳嗽、粉红色的泡沫痰。
三、焦虑失眠、神经衰弱
临床统计显示,患者在发病前几个月出现极度焦虑和失眠症状。
睡眠中没有征兆,一觉醒来,思绪不停,或者莫名的恐惧感升起。如果这种焦虑不是源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压力,就要注意尽快检查。
四、长期过度出汗
虽然没有进行剧烈运动,但颈部、背部、头皮、手掌、脚底出汗较多,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信号。
这种情况通常持续一周以上,或长时间反复,这种汗与感冒和发烧相似,但没有其他感冒症状。
五、转移性肩颈疼痛
毫无征兆的肩颈疼痛也是心脏救援请求的信号之一。
心脏原因引起的肩部和颈部疼痛的发作特点是今天经常嗓子疼,第二天变成下巴疼,或者今天疼,第二天又不疼。
有这种疼痛的人,特别是年龄大的人,必须及时就医。
心脏缺血时,疼痛信号通过神经反映在同水平的脊髓部位,因此附近的器官(如肩膀、脖子、下巴、胳膊)在范围内会感到疼痛。
身体发出的信息是最真实的。这时,如果身体出现警告,就要停止运动。要放弃的时候就要放弃。
医起记录网(一起记录网)提醒如果你的身体短期内经常出现这种症状,就要立即去医院接受检查。从保护心脏和改掉5个坏习惯开始!
1、无视心脏的遇险信号
偶尔出现胸部不舒服、身体不舒服的情况时,会有“最近太累了,忍一忍就过去了”的安心感。“但事实上,这是心脏请求救援的信号。
2,不能坐很久
美国《JAMA心血管》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,每天坐6个小时以上,1 ~ 3年内患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会提高,10 ~ 20年间因心脏病死亡的概率会提高64%,患前列腺癌或乳腺癌的概率会提高30%。对女性的研究显示,每天坐6个小时以上,骨质每年可减少1%。
建议:合理调配食物,少吃热量高、含糖量高的食物,三餐规律膳食、油、盐。同时,建议每天保证运动量,每天活动6000步。
3、一直熬夜,不睡觉
流行病学研究表明,睡眠时间太短对心脏健康不好。与每天睡8个小时的人相比,每天睡眠时间少于5个小时的人患心脏病的概率提高了40%。
熬夜会对心跳的节奏造成混乱,长期会引起心率障碍,导致心脏功能下降,心脏病的危险性增加。
建议:即使是没有心血管病史的健康人,为了健康也要无限制地熬夜,避免过度劳累。
4、戒不掉的“烟瘾”
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血管,甚至引起痉挛。酒精心跳过快,血液也会急剧上升,引起心血管问题。
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,长期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、长期饮酒、心脏衰竭。
建议:慢跑是戒烟戒酒的神秘处方。很多人喜欢跑步后成功戒烟了。
跑步可以加快大脑分泌内啡肽,内啡肽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受体中起作用,激发快感,情绪高涨,活力充沛,抑制烟瘾和酒瘾的发作。
5、在“高压力”状态下继续
猝死的很多人把自己逼得太紧,导致心理疲劳,高血压、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突然死亡。
最近处于极度疲惫、压力大的状态,如果总是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、心绞痛、精神不振、嗜睡、疲惫、感情、动荡、头晕等症状,就要非常小心。
建议:适当缓解压力,偶尔请假,看书、散步、聊天也能缓解精神。
要知道,工作永远做不完,身体比钱重要得多。
什么时候更容易猝死?
数据说明了什么时候最容易猝死。这是跑步者需要注意的部分。
半马,16-20公里处最容易猝死。战马37公里,10公里的小马7.5公里左右,跑垒员在这条街上开始冲刺。
一些跑步者患有心脏疾病,突然加速是加快心跳和增加氧气消耗的诱发因素。这时容易出问题。”
因此,医起记录网(一起记录网)建议跑步时心率不要经常超过‘170-年龄’这个数字。
定期体检,合理安排运动,及时意识到危险,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。
猝死这件事,不管是马拉松比赛,通宵加班,还是手机、网络、酒等,所有看起来突发性的事件背后,其实阴谋由来已久!
因此,当我们感到身体不适时,必须引起重视。健康是最重要的没有健康,一切都是徒劳!
免责声明:17jilu.com (一起记录网/医起记录网)所有原创、转载、引用等信息,仅作读者参考,不以盈利为目的。有关信息使用,需咨询有资质的专业机构,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专业人员许可下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