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常挖耳朵的四个危害
经常挖耳朵的四个危害1、受损鼓膜2、外耳道感染风险增加3、增加耳垢积累4、外耳道皮肤损伤

耳朵痒鼻子痒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,大家不放在心上。大部分人痒了都是用耳朵勺止一下痒就好了,可是也有那么部分人,明明耳朵已经不痒了,但还是频繁掏耳朵,要知道,经常掏耳朵会对耳朵造成这些伤害。和医起记录网(一起记录网)来看看吧。
1、受损鼓膜:如果过度抠耳朵或使用不当的鼓耳工具,会误伤耳膜,引起鼓膜穿孔,从而导致听力损失或其他耳朵问题。
2、外耳道感染风险增加:拔耳朵时,耳内的细菌、灰尘或其他污垢会被推到外耳道深处,引起外耳道感染。如果长期重复这种行为,慢性外耳道也会引起感染。
3、增加耳垢积累:经常挖耳朵反而会增加耳垢的积累。因为过度的清洁会刺激外耳道皮肤,使耳垢更多。
4、外耳道皮肤损伤:经常使用棉签或其他物品挖耳朵,外耳道皮肤也会受伤,引起炎症或刮耳膜,增加感染风险。
因此,为了保护耳朵和听力的健康,我们通常避免经常掏耳朵,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掏耳朵,最好使用正确的方法和工具来操作。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那就要警惕起来,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。
耳垢堵塞
耳垢是耳朵自然分泌的,主要是防止小蚊子、细菌等进入耳朵,影响人体健康。
但是,耳垢太多或太强的话,耳垢容易堵塞。堵塞的症状包括耳朵发痒、听力减弱、耳鸣等。
预防方法是避免经常用棉签或其他物品清洁耳朵,使用清洁耳朵的专用溶液软化耳垢。
外耳道异物
有时会进入昆虫、沙子等外耳道,引起耳朵痒或疼痛。
处理方式是使用眼镜或棉签轻轻取出异物,如果不能自己取出,则需要专业帮助。
耳朵皮肤感染
耳朵周围的皮肤也容易感染。常见的感染包括真菌感染、细菌感染或镭。可以使用抗菌药、抗生素、局部抗感染药软膏等缓解症状,保持耳朵干净。
中耳炎
中耳炎是指中耳部分发生炎症,通常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。中耳炎耳朵发痒、脓、高烧等都是伴随症状。
治疗方法是使用热敷、口服抗生素、止痛药等缓解疼痛和症状,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。
外耳道炎
外耳道炎是指耳廓和鼓膜之间的外耳道发炎。常见于患有湿疹、皮炎、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体质的人。
外耳道炎的症状包括耳朵发痒、疼痛、红肿、分泌物增加等。处理方式是保持耳朵干燥,不使用棉签等外物,清洁外耳道,使用适量的外耳道软膏等,缓解疼痛和症状。
除了上面提到的疾病外,耳朵痒也可能是过敏等原因造成的,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处理和预防。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耳朵干燥,不要经常用棉签清洁耳朵,不要接触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。
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了,还想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看医起记录网(一起记录网)的其他文章。
免责声明:17jilu.com (一起记录网/医起记录网)所有原创、转载、引用等信息,仅作读者参考,不以盈利为目的。有关信息使用,需咨询有资质的专业机构,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专业人员许可下使用。